生物填料挂不上膜?这里有解决方案!

2024-11-15

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,生物填料作为水质净化的重要一环,承担着去除有害物质、维持水质平衡的重任。

然而,当生物填料无法成功挂上膜时,不仅会影响水质净化效果,还可能对整个养殖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威胁。

那么,面对这一难题,我们该如何应对呢?

83054e089b.jpg.500x500.jpg

先来分析一下,为什么生物填料会挂不上膜?

正常情况下,生化填料培菌是通过添加相应的营养物质、肥料、有机物残渣等方式培育,培育过程中,需要保持生化池的水温和pH值的恒定,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适宜温度在20-30℃之间,适宜的pH值范围为7-8。

生物填料会挂不上膜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:

1、水温不达标或波动过大:水温低于20°或高于30°或水温波动过大,都会导致硝化细菌无法适应环境从而死亡。

2、PH值不稳定: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抑制硝化细菌的生长。

3、营养物质不达标:硝化细菌是通过吸收水体内的各类化学物质进行活动,除了氨氮外,还需要适量的碳源(如糖类)来促进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。。

4、填料材质与形状不合理:生物填料的材质和形状直接影响微生物的附着效果。如果填料表面过于光滑或材质不适合微生物生长,将难以形成稳定的生物膜。

5、水流速度:水流过快会冲刷掉刚形成的生物膜,而水流过慢则可能导致填料表面沉积过多杂质,影响微生物的附着。

a1a85afe45b12ef693d6da83606d485.png

知道问题所在,我们就能进行应对了

怎么提升生物填料挂膜效果?

1、保持生化池的水温和pH值的恒定: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使用恒温机进行温度的调节;加入小苏打、增加曝气量来提高PH值,加入酸性物质降低PH值。

2、优化填料的选择:选择适合微生物生长和附着的填料材质和形状。例如,选择具有粗糙表面和良好透水性的填料,以增加微生物的附着面积和稳定性。

3、改善水质条件:通过调整水质中的营养物质含量、溶解氧等指标,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。同时,定期检测水质指标,确保水质稳定。

4、合理控制水流速度:根据生物填料的类型和养殖系统的实际情况,合理调整水流速度。确保水流既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求,又不会冲刷掉已形成的生物膜。

1731402194611.jpg

除了以上几点,我们还需认识到一点:在通常情况下,生物膜在形成初期(30天内)是肉眼难以察觉的。

这一时期最明显的变化可能仅仅是填料颜色的细微调整,随着整个培养过程的持续推进,生物膜才会在填料上逐渐显现并变得明显。

因此当我们肉眼未能观察到生物膜的形成时,不要急着补充强势菌种,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刚建立起来的生物系统造成破坏。

怎么判断生物挂膜是否成功呢?除了依赖于肉眼观察其厚度,还要通过检测生化池的水质来实现。具体来说,就是比较生化池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各项污染物指标是否有所下降,以此来评估生化系统是否成功完成了培菌挂膜的过程。

16b5764e6d0f939c3bc4e1e964a54c3.jpg


  • 027-854996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