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春回大地、气温回升,是水产养殖大量投苗,为生产旺季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。然而,此时天气多变,冷暖交替,极易诱发各类病害,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。
那么,4月水产养殖常见病害有哪些?如何科学防控?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!


在4月,水产人应重点关注鲤春病毒血症、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、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、赤皮病、水霉病、车轮虫病、指环虫病、刺激隐核虫病、白斑综合征、传染性肌坏死病、虾肝肠胞虫病等。
防控措施
1.清塘消毒
在投放鱼苗前约20日,需对池塘进行清淤处理,经太阳暴晒或冰冻后清除过多淤泥,只保留15~20厘米厚淤泥,彻底清除杂草、泥沙及残留有机物,充分晾晒池底土壤,杀灭潜藏的有害菌和寄生虫。
晒塘结束后5至7天内开始消毒,将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剂均匀撒布于池塘中。具体用量需根据池塘情况灵活调整,一般来说,漂白粉每亩用量为15—20公斤,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00—150公斤。
2. 苗种管理
精挑细选供应商,包括考察供应商资质、现场考察了解鱼的生产环境、询问繁殖技术与亲鱼来源。观察鱼苗情况,包括外观检查、活力测试、检查群体一致性。下苗前要做消毒和抗应激处理。
3. 科学投喂
依据水质监测指标、气象条件及养殖生物摄食行为,科学选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。优先启动恢复性投喂,适当添加免疫增强剂提升鱼体抗逆力,待水温回升后逐步增加投喂量至正常水平。
4. 加强疾病监测
做好日常监测,每日检查鱼体、水质,记录摄食和活动异常。做到早发现、快处置、防扩散、控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