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产养殖市场饱和?不妨看看这个新趋势!

2025-03-07

在传统鱼类养殖市场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下,一股新的养殖浪潮正在悄然兴起。

那就是——冷水鱼养殖


近年来,中国冷水鱼养殖产量持续增长。2023年,中国冷水鱼养殖产量已突破26万吨大关,并且以年均18%的增速快速发展。

与养殖产量挂钩的是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

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,对高品质、优质蛋白需求旺盛,而冷水鱼(如鲑鱼、鳟鱼、虹鳟、鲟鱼、雅鱼等)富含EPA和DHA等不饱和脂肪酸,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益,营养价值高。2023年三文鱼、虹鳟等冷水鱼人均消费量年增15%。


除了经济价值,冷水鱼的经济价值也很高

国内养殖的虹鳟市场价格约为30-50元/斤,而进口的优质三文鱼(大西洋鲑)价格可达80-120元/斤。

鲟鱼肉市场价格约为40-60元/斤,而鲟鱼子制成的鱼子酱更是高端食品,价格可达每公斤数千元甚至上万元。

雅鱼的零售价最高已经卖到180元/斤。

冷水鱼的高价格与其养殖成本较高有关,但也为养殖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空间。


需求增强但供应并未跟上

目前,冷水鱼的市场供应主要依赖进口,国内养殖规模较小,市场缺口较大,这为国内冷水鱼养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。

就拿三文鱼举例:全球三文鱼市场缺口达50万吨(FAO预测),中国自给率不足10%。


尽管冷水鱼养殖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市场前景,但在实际养殖中仍面临诸多难题

冷水鱼对水温、水质等环境条件要求极高,环境依赖性强,传统养殖方式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。高温季节水温难以控制,容易导致鱼群应激甚至死亡。

冷水鱼容易受到各种疾病和寄生虫的侵袭,如细菌性感染、真菌病、寄生虫病等。这些病原体可能来源于不洁净的水源、受感染的饲料或其他鱼类。


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,能有效解决冷水鱼养殖中的困境

精准控制水温,确保冷水鱼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,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;通过精确控制水质参数,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。

工厂化养殖采用封闭式环境,减少了外界病原体的侵入,降低了病害发生概率。实时监控鱼群健康状况,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。

此外,工厂化养殖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,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。通过精准控制环境参数和饲料配比,确保冷水鱼的品质和口感,满足高端市场需求。


  • 027-854996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