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做循环水养殖系统,需要考虑哪些因素?

近年来,水产养殖领域规模化的工厂化养殖正在崛起。特别是2000年开始,随着国外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开始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,研究更加深入,先进的水生生物技术、工程技术不断集成创新并应用到该领域。

【科普】一文读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

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现代化的水产养殖方式,通过技术手段模拟自然生态环境,实现水产养殖的高密度、高效益和低环境影响,被誉为“二十一世纪最具潜力的养殖模式”,是我国水产养殖转方式、调结构、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。以下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详细解读:

循环水养殖系统关键点解析(上)

众所周知,“循环水养殖”是现代水产养殖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模式,其具有的优势是鲜明的,比如:①养殖用水循环使用,节约水资源②环境密闭可控,不受气候影响③不受外来细菌、病毒干扰④节约控温成本⑤废水浓缩集成处理,成本降低等。

循环水养殖系统关键点解析(下)

四、流速与生物体耗氧之间的联系 流速应小于锻炼鱼所需要的速度。水的流速为0.5-2.0倍体长/秒,这是维持鱼的健康、肌肉张力和呼吸的最佳速度。在圆形养殖池中,水流速度随远离池壁的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,鱼可以选择更舒适的流速区域,而在跑道式养殖池设计中速度是均匀的。鱼往往集中在跑道的前段三分之一,向水流入口处游动,却很少占据后端三分之二的地方。 与人们的猜测相反,鱼类的强迫性游动似乎会减少氧气的消耗。这归功于生理性适应的达成,如白色肌肉活动的增加,心排血量的提高,以及血液携氧能力的增强。“呼吸”成本也得到了节省。能在湍急的水中保持位置的鱼,只需要张开嘴,使鳃通气即可呼吸。这叫作撞击换气。撞击换气节能的方式有两点:鱼不需要通过开合鳃吸动水,也就减少了湍流形成;水流在更具有流线型的身体周围保持,减少了持续调整位置的需要。这种水动力的优势导致氧气消耗的减少虽小,但可以测量。

  • 027-85499688